close

房地合一上路,消費者仍在觀察整體房市的變化,房仲業者分析,2016年台灣房市將因新稅制上路,產生市場買方單純化、投資客空間縮小、短期內出現預售屋的售屋潮。

房地合一新稅制上路主要是鼓勵持有自用,減少投資或投機,且是以房地收入減去成本、費用和土地增值稅等之後的數字來課稅。

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表示,新制實施後將產生三大趨勢變化,在政策鼓勵持有自用的情形下,「市場買方單純化」。房地合一法案對自用優惠不少,不只有獲利400萬元以下免稅門檻,還有重購退稅。

但是400萬元減免門檻要滿足「夫或妻、未成年子女設有戶籍;持有並實際居住連續滿六年,且無供營業使用或出租」條件,未來想要透過人頭操作難度更高,投資與自用的分野將會更為明顯。

新稅制也使得「投資客空間縮小」。徐佳馨指出,新稅制對未來購買,打算持有2年以上的「非自用者」相當不利。

由於這些非自用持有者原本就不需要再繳奢侈稅,但新制度採取獲利課稅15%以上較高稅率,又不能用房地比打折扣,除非賠錢或持平,否則稅負會遠比現在來得重,這是進場前所必須考量的。

第三,「短期內會出現預售屋出售潮」,依目前規劃,過去擁有多戶預售屋非自用持有者,若趕不及在交屋前出售,就得按照售價,不論賺賠均課徵10%到15%的奢侈稅,房地合一新制後,奢侈稅因此落日。

在有獲利才課稅的狀況下,房屋交易稅率高達35%(持有2年內、45%(持有1年內),但多少比奢侈稅輕,自然能讓預售屋的屋主鬆一口氣,但是在未來房屋稅和地價稅等持有稅不斷增加,移轉成本又持續墊高,房市後勢不看俏的狀況下,某些案量大的新成屋可能會因為屋主亟欲脫手,出現價格下殺潮。

她建議,房地合一稅制的節稅關鍵在於「自用」、「獲利」及「成本扣除額」三大條件。若擔心日後被課徵重稅,應留下相關仲介費、代書費、裝潢發票、稅費證明等,都有助購屋人列舉開支,降低稅費支出。

 

「房地合一稅制」是一種針對房屋和土地交易所得課稅的制度。簡單來說,就是把房屋和土地視為一個整體,在出售時,將房地產的總價減去成本和相關費用後,如果有所得利,就要按照一定的稅率繳納所得稅。

房地合一稅制的重點:

  • 實價課稅:房地合一稅制以實際交易價格為基礎計算所得,而非像過去一樣,土地部分按公告現值課稅,房屋部分按評定現值課稅。這樣可以更真實地反映交易所得,達到租稅公平。
  • 合併課稅:將房屋和土地的交易所得合併計算,避免過去土地和房屋分開課稅可能產生的稅負差異。
  • 差別稅率:針對不同的持有期間,適用不同的稅率。一般來說,持有時間越短,稅率越高,目的是抑制短期炒作。
  • 自用住宅優惠:對於符合一定條件的自用住宅,提供稅負減免或優惠稅率。

房地合一稅制的目的:

  • 健全房地產市場:透過稅制調整,抑制短期炒作,促進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發展。
  • 租稅公平:讓房地產交易所得也能公平地納稅,增加政府稅收。
  • 符合國際趨勢:許多國家都已實施類似的房地產交易所得稅制度。

房地合一稅制的影響:

  • 增加交易成本:對於短期交易者來說,房地合一稅可能會增加交易成本。
  • 鼓勵長期持有:較低的長期持有稅率,鼓勵民眾長期持有房地產。
  • 影響房價:房地合一稅制可能對房價產生一定影響,但具體影響程度仍需視市場情況而定。

如果您有房地產交易的計畫,建議您:

  • 了解相關法規:詳細了解房地合一稅制的相關規定,包括稅率、計算方式、優惠措施等。
  • 諮詢專業人士:如有疑問,可以諮詢稅務專家或房地產經紀人,以確保自己的權益。
  • 試算稅負:在交易前,可以先試算一下可能需要繳納的房地合一稅,以便做好財務規劃。

希望這些資訊對您有幫助!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我是新竹人 的頭像
    我是新竹人

    我是新竹人,我就是愛新竹

    我是新竹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